首页 开云体育官方app好ky9d.com泰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开云体育官方app好ky9d.com泰 > 新闻动态 > 中国海军当宝贝引进的俄罗斯各种导弹现状,全堆在仓库中等报废

中国海军当宝贝引进的俄罗斯各种导弹现状,全堆在仓库中等报废

发布日期:2025-05-22 10:24    点击次数:117

前言:从1992年到2006年,中国从俄罗斯总共购买了价值28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除了大型武器外,还包括了大量的配件和弹药。例如,陆军进口了1000枚“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1500枚9M119反坦克导弹,480枚道尔防空导弹;空军则采购了1000枚R-27中程空空导弹,1000枚R-77中程空空导弹,3000枚R-73近程空空导弹,1000枚KH-31反辐射导弹,200枚KH-59MK反舰导弹,以及1000枚48N6E导弹;海军在购买956EM驱逐舰和636型常规动力潜艇时,也一并采购了相关的弹药。如今,这些当年引进的武器系统逐渐退役,那么当时配套的弹药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一:引进的故事

1990年5月,中国海军开始制定新的海军学说。然而,由于舰艇质量与美国存在显著差距,且受到美国军事禁运的影响,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上力量迅速发展,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金刚级驱逐舰相继服役,海峡对岸的海军也陆续服役了7艘成功级护卫舰、6艘康定级护卫舰和6艘诺克斯级护卫舰。而在中国海军现役舰艇中,尚没有一艘能够与这些舰艇匹敌,最先进的大型水面舰艇仍是30年前设计的051型驱逐舰,而052型驱逐舰还在建造当中,短期内无法满足海军急需的需求。随着中国空军顺利引进了苏-27SK战斗机,海军也开始考虑是否引进一些俄式装备。

舰艇对后勤支持有着极高的要求,海军担心苏联是否会像30年前那样撤走所有军事专家。在俄罗斯承诺会履行维修、管理、人员和训练等相关义务后,中国海军开始对俄式舰艇进行评估。首先,海军看中了956型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所配备的“白蛉”系列超音速反舰导弹。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上的中程舰空导弹是中国尚无法自主生产的。1993年,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亲自登上了太平洋第10战役分舰队第175导弹舰支队的“快速”号现代级导弹驱逐舰,认为该舰外观虽然庞大粗犷,但系统设计非常先进,尽管动力上不如其他舰艇,但动力更为强劲,且性能稳定,燃油成本也远低于其他舰艇。

1994年,中俄两国开始就相关军购进行谈判,至1996年后,中国代表团频繁访问俄罗斯,进行不分昼夜的谈判,最终确定引进苏-30MKK战斗机、636型柴电潜艇、S-300地空导弹以及现代级驱逐舰等装备。1997年7月,双方签订了购买两艘956E驱逐舰的协议,除了军舰本身外,8亿美元的合同还包括了相关弹药、卡-28直升机、燃油和零部件等。中国海军希望能够尽快交货,俄罗斯则将原本为自国海军订购,但因无力支付而未能完成的两艘现代级驱逐舰交给了中国,并分别命名为“杭州”号和“福州”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中国海军对这些舰艇表示高度满意,随后在2002年再次购买了两艘升级版的956EM型驱逐舰,并命名为“泰州”号和“宁波”号,这些舰艇全部装备给了东海舰队。

二:舰舰导弹

中国海军在采购4艘现代级驱逐舰的同时,还购买了500枚由彩虹设计局研制的3M80超音速反舰导弹及其升级版3M80M。这些导弹采用KT190四联发射架进行发射,其中3M80M升级版是由中国海军资助开发的。3M80系列导弹原本是苏联海军为突破美国航母战斗群的防御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强超音速突防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来对抗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宙斯盾”系统。

在1990年代,中国海军的主要反舰导弹装备是上游-2和鹰击-8这两种亚音速反舰导弹,虽然在1980年代中国曾尝试开发C-101/301超音速反舰导弹,但由于技术问题,这些导弹未能服役。因此,随着“现代”级驱逐舰的引进,3M80成为了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型超音速反舰导弹。

3M80反舰导弹采用了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助推器。发射时,火箭助推器工作3至4秒,帮助导弹达到冲压发动机的启动速度。一旦发动机启动,火箭助推器便脱落,导弹进入20米的巡航高度,以780米每秒的速度进行巡航。在进入目标拦截范围后,导弹的飞行高度降至7至10米,具有10至15G的机动能力,这使得它的技术性能相当出色。然而,3M80的最大射程仅为100千米,而其增程版3M80E也仅为160千米,这远不足以突破美国“鱼叉”反舰导弹的射程。这个问题在苏联时代并不显著,因为苏联的反舰导弹多为专用型,专门针对航母的武器是SS-N-12/19远程反舰导弹,而3M80反舰导弹主要装备驱逐舰和导弹艇,用于近海作战,并未考虑航母打击任务。

然而,俄罗斯在面临经济困境时,几乎将所有军事装备都列入了出口清单,尽管3M80并未专门设计为“航母杀手”,但其被冠以了这一名称。在中国海军引进“现代”级驱逐舰后,才发现3M80的射程几乎不足以对抗远海的航母。对于苏联海军而言,射程较短的3M80并不成问题,因为它们的作战任务主要集中在近海,而航母打击任务通常由更远程的SS-N-12/19导弹承担。但对中国海军来说,3M80的射程限制是一个大问题。

此外,3M80导弹的成本较高,维护复杂,且对技术保障要求很高。每枚3M80导弹重达3950千克,增程型则为4500千克,尽管“现代”级驱逐舰的排水量超过7000吨,但最多只能装备8枚3M80导弹。很多设计思想仅适用于苏联海军的装备体系,换到中国海军后,面对技术和战术上的困难无法克服。因此,中国海军并未扩大3M80的装备规模,甚至对“现代”级驱逐舰进行了改装,换装了射程达到3M80四倍的鹰击12远程反舰导弹。

3M80的引进虽然为中国海军提供了超音速反舰能力,但它的局限性和高成本使得它未能成为海军的主力装备。

三:潜舰导弹

在中国海军引进“现代”级驱逐舰的同时,由于039型常规潜艇的研制进度非常缓慢,海军开始考虑引进苏联的“基洛”级常规潜艇。1994年,海军决定引进2艘“基洛”887型潜艇,1996年又引进了2艘“基洛”636型潜艇,这4艘潜艇装备了鱼雷,而当时西方的潜艇已装备了如“飞鱼”“鱼叉”“战斧”潜射反舰导弹,极大地扩展了潜艇的打击范围。中国的“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当时仍在研制阶段,苏联的SS-N-26潜射反舰导弹则采用0.67米的弹径,只能通过核潜艇的垂直发射系统发射,而“基洛”级潜艇仅配备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为此,苏联海军也研发了533毫米弹径的3M-54E超声速反舰导弹。

3M-54E导弹长8米,重2吨,由于需要更长的飞行时间来提高射程,该导弹并未全程超声速飞行,而是使用涡扇发动机以0.75马赫的速度在海面掠过,接近目标50公里时,涡扇发动机脱离,启动固体火箭发动机,以3马赫的速度冲向目标,完美解决了超声速飞行与远射程之间的矛盾。俄罗斯在90年代末期才开始装备该导弹。2002年,当中国海军再引进8艘“基洛”级636ME型潜艇时,尽管国产的“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已经研制成功,但中国依然决定按每艘艇装备2个弹药基数的标准,引进更多的3M-54E超声速反舰导弹。

尽管俄方同意出售,但拒绝了中国引进技术的要求,并且减少了导弹的燃料量,最大射程从俄海军自用型的400-450公里大幅缩水至220公里。此外,卫星制导系统也被取消,导弹只能使用惯性制导,这使得其飞行时间更长、误差更大,战斗部重量仅有200千克,对于大吨位水面舰艇的毁伤能力不足,需要至少两枚才能使5000-8000吨级的军舰失去作战能力。由于这些问题,导弹难以满足中国海军对反航母作战的需求,中国最终决定不再购买此导弹,而是自行研制更高性能的“鹰击”-18潜射反舰导弹。

“鹰击”-18的设计理念和结构与3M-54E类似,尺寸和重量差不多,但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它使用了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捷联惯性导航、双向数据链和“北斗”导航系统,战斗部的重量提升至300千克,杀伤力增加了80%。此外,飞行控制系统和末制导雷达加入了自适应抗干扰模块,使得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巡航速度也提高到0.85马赫,工作时间延长了35%,射程增加了60%,最大射程达到660公里。它成为当时中国海军射程最远的反舰导弹,能够在敌方航母防御范围外进行饱和攻击。该导弹主要装备了039型常规潜艇和093型攻击核潜艇,前者可携带4枚,后者可携带8枚。两到四艘潜艇便可有效控制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052D和055型驱逐舰也装备了舰载型“鹰击”-18。

随着“基洛”级潜艇逐步退役,3M-54E超声速反舰导弹逐渐成为仓库存品,而“鹰击”-18则成为中国海军新一代的主要潜舰反舰导弹,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远程打击和海域控制方面的能力。

四:

在中国引进俄罗斯军舰的同时,中国海军还实施了神秘的“968工程”和“988工程”。“968工程”是在052B型驱逐舰上集成俄罗斯的“无风-1”(9M317)舰空导弹、俄罗斯“军舰鸟-M2EM”对空警戒雷达,以及“矿物-ME”反舰导弹目标引导雷达,应用于“广州”号和“武汉”号驱逐舰。而“988工程”则是在051C型驱逐舰上集成俄罗斯的“暗礁-M”远程舰空导弹系统、同样的“军舰鸟M2EM”雷达、以及“拉戈达ME-988”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与中国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提供了布局、安装和试验的支持,中国海军对俄制武器及俄罗斯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程舰载防空导弹系统,主要装备在“现代”级驱逐舰上,该系统采用了配备24枚9M38M1舰空导弹的单轨倾斜发射架,利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最大射程为25千米,可以同时拦截6个空中目标。性能更为优异的9M38M2舰空导弹射程增至38千米。在中国引进俄罗斯“无风-1”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时,中俄双方都希望尽快完成该项目。为此,中国总装备部、海军和工业部门组成的代表团前往俄罗斯进行谈判,双方常常通宵达旦,经过一个月的谈判,尽管一开始气氛融洽,俄方本计划提供出口型的产品性能,但在谈判前,中国已经掌握了俄方自用型的性能参数,坚决要求将这些参数写进技术规格书中,俄方不同意,双方各持己见,直到临近签署时才达成一致。

最终签订的合同总价比俄方最初报价低了30%,比中方预期少了20%。随后,俄方专家来到中国参与技术协调会,谈判过程相当艰难。中国要求在规格说明书中列出具体技术要求,而俄方坚持按照交付舰船时所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谈判持续了数天,双方始终僵持不下,直到俄方更换了负责协调试验方案的军官,临近回国的两天,俄方才同意提出中方能够接受的方案,最终签署了协议。中国在购买了“无风-1”防空导弹系统后,基于这一系统研发了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并改装为32发垂直发射装置,体积仅为原“无风-1”防空导弹的70%,但载弹量增加了30%,且发射间隔缩短至最快每秒1发,装备在054A型护卫舰上。

中国还提出购买两套“暗礁”远程防空导弹综合系统,该系统为S-300地空导弹的舰载型,1979年开始装备苏联巡洋舰,采用8联装旋转垂直发射装置,发射时需要将待发导弹对准发射口,发射后再旋转至下一枚导弹位置。由于体积和重量过大,051C型驱逐舰仅配备了6座8联装发射装置。该合同是依据“无风-1”防空导弹系统的技术要求起草的,最复杂且最困难的部分是交付问题。圣彼得堡的奥布霍夫工厂为此借调了大量专家协助,直到2005年才完成交付。然而,中国对此并不满意,随即052C、052D系列驱逐舰改用国产的346系列主动相控阵雷达和海红旗9远程舰空导弹系统,051C和052B型驱逐舰也开始换装国产导弹。目前,中国海军的“鹰击”-12、“鹰击”-18、以及“鹰击”-21反舰导弹和红旗9、红旗10、红旗16舰空导弹,都在性能上优于俄罗斯的相关导弹。

五:结语

俄罗斯提供的这些武器大多是苏联时代研发的,由于90年代俄罗斯国内的混乱,许多武器的生产质量并不稳定,多次试射失败,导致中方产生不满。随着中国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这些进口的俄罗斯武器几乎找不到使用的平台,很多已经被遗弃在仓库里。导弹具有“保质期”——例如,空空导弹的贮存期为7到10年,S-300防空导弹的贮存期为10年,过期后虽然在良好条件下存放仍能使用,但可靠性会大幅下降。如果存放条件差,金属材料可能因化学反应而腐蚀,加工过程中残留的应力会导致变形,密封橡胶也会因老化而失去弹性。因此,这些购入已达20至30年的俄制导弹,基本上已经进入报废的倒计时。